分享一下2020 工作的心得。

 

1.努力學習的每一項事情,未來都有可能用到。 每個會議,目標都是讓大家做專案能更順!

 

我們有整個演算法 / 韌體team 的大週會,然後,就有6 - 8 個組別會報告給長官聽,大家做Sync,希望能讓大家做專案更順,不要採到同樣問題。

那麼,如果每一個人的報告,你都有認真去了解,真的可以學習到很多。

 

# 看不懂的報告,直接去和別人請教。學問,要學就要問! =》 我的最愛! 東問西問!

# 副處長的review 技術和話術,真的很厲害。 再發預防,客戶應對,球傳出去等等

# 顯示先進技術,客戶訊息,Sesnor 設計,演算法,產測,FAE 等等等,全部都可以學

# 80-100人的會議

 

2.結案報告 

每1~2個案子結束,就會開一個公開的會議 + 錄影,讓案子的經驗能傳承。

這個結案報告我也很喜歡參加,就可以聽到各式各樣的專案經驗, workaround 達人真的很多!

 

# 10-30人的會議


 

3.新人報告

因為公司一直有非常優秀的人加入,然後,通常入職後 2~3 月就會請分享他們自己前一份的工作經驗。

這個新人報告 = 讓大家認識你,我覺得是非常重要的經驗分享,要會打開話題,

因為之前待過什麼公司或是專案經驗,如果同仁們有興趣或是交集,就可以聊天,加速融入

 

# 20-40人的會議

 

4. Feasible 會議  = 可行性會議

每次開新的IC,都會有可行性會議,這個時候,總經理可能會參加,所以,真的是很重要的會議。

總經理的市場訊息和商業能力,真的非常非常好,所以,有時候參加一次,久久都不會忘記。

 

# 總經理也會參與的會議

 

# 市場的Segment 和數字一定要確實


 

5. 技術會議 

IC 在開的時候,前期會有規格會議(系統,設計,電路三種),然後IC回來後,有IC 驗證完的會議,

演算法開發完的演算法FW釋出會議。  主要是這個5項。 

 

# IC設計RD -》SA 主持 -》 FW 

# 每一個會議,都是蠻open的,就是鼓勵大家能多知道一些,這樣,未來推新IC,速度會比較快。

 

6.同部門的交流會議

舉例來說:TDDI 技術,是顯示和觸控技術的整合IC。

不過負責顯示和觸控是不同組同仁。

所以,有時候交流,會聽不懂對方的話。

 

而交流會議就是把顯示和觸控合作常常遇到的FAQ 拿出來討論。

顯示的同仁,教觸控的人,顯示技術。

觸控的同仁,教顯示的人,顯示技術。

 

聊了很多會議。我想,這些會議都是有賴下面幾點:

 

# JIRA 線上系統: 可以看到每個人的週報和報告。 管理專案也方便

# 100 人的會議室: 鼓勵大家參加各個會議的前提是自己的專案進度不能落後。 專案很多,所以,如果問題都解決不了的人,其實,也不會參加各種會議。 只有能力不斷進步,專案

很多也可以輕鬆的人,才有餘裕加入各種會議。 所以,每一項累積都很重要

# 鼓勵同仁們多多交流,累積經驗

=》 不同公司可能文化不同,因為大公司,離職率低,也許,就比較open ! 
 

 

接下來紀錄一下其他事情:

7. 用英文Training 外國同事經驗:

希望local 的人也能修改演算法,所以,我第一次嘗試使用英文 training 外國同事。

而外國同事都是15年經驗以上,真的也是非常快上手。

教學相長!

 

8. 負責最新顯示規格和觸控規格的專案: 

2020年,5G很流行,5G 也帶動了比較快速的顯示規格,5G的天線也比較多可能造成干擾。

快速的顯示規格,就會提升觸控規格!也算是蠻有趣的新的調整

=》顯示規格戰 + 觸控規格戰


 

9.線上校園徵才

因為疫情,實體校園活動都取消了。

第一次採用直播的方式,分享工作經驗給學校裡面的同學! 

=》 公司的HR 推動了很多新的招式: 影片介紹 + LinkIn 產品介紹,甚至還有 procast ! 

 

 

10.考上台大PMBA + 已經達成當初設定目標了

2020的1月決定報考,經過了4月的面試,很幸運的5月公布考上,於是我也有了一些新的想法。 

 

其實,我2013年決定要加入公司的目的其實已經完成了,也就是看一個大公司,如何推廣一個全新的產品,怎麼從0做到世界頂尖

 

我想我也很幸運的完成和參與了這一些事情。

=》 如何彎道超車,如何投入資源,如何佈局等等。

=》 從 follow 別人做到世界頂尖, 到近幾年要學習如何保持領先,我想整個過程我都看了,而且維持領先2-3年了。

=》 那麼,當初設定的目標已經完成,也是時候該去找下一個機會了。

=》 大公司已經待過,我想,下一個工作應該會找一個不同規模的公司

=》 去一個資源更少一點的地方成功 ! 

 

# 大公司會給新部門 5年來達到損益平衡。

如果是會影響主業的新技術,應該可以到7年,不過前提是 IC有正常開出來,客戶端也有願意導。


 

相關文章:

如何當個好的面試官1

服務上級培育下屬 - 讀書心得1

2019 秋季 - 給新鮮人的建議

2019 工作心得

2021. 8.15 # 458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工作心得 大公司工作心得
    全站熱搜

    sunnyfg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