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點分享:

 

前面4堂課內容:主要在什麼是策略,策略工具和想法,事業單位策略層級

https://sunnyfge.pixnet.net/blog/post/353281424-%E5%8F%B0%E5%A4%A7-pmba---%E7%AD%96%E7%95%A5%E7%AE%A1%E7%90%86-part-1

 

後面2堂課內容:主要在公司策略層級

 

# 重點

1.多角化,目的就是 Synergy,綜效果。想辦法 leverage 兩個事業部,得到很好的效果。 

 

舉例: 

王品的平價牛排品牌有開發出好吃的牛肉料理法。那麼,若是要成立高端的牛排平牌,就可以利用這個牛肉料理法再針對更高級的肉品來修正料理法。 於是高端牛排品牌,又開發出一個能讓牛肉更好吃的料理法比平價牛排法好。於是,平價牛排品牌就可以利用高端牛排品牌的料理方式,讓平價牛排更好吃。

 

不過,事實上,多數的公司多角化都不一定得到Synergy,原因可能有不同事業單位,不一定會share 資源。

 

2. 不同位置,不同策略層級。 多數人目前的競爭level,應該都是在固定的產品線競爭。


 

3.國際化:  其實各個公司的國際化程度,真的沒有想象中高。

想想世界知名的台積電,台灣員工為主,研發也在台灣為主。

 

國際化難度高: costco的利潤,距離美國越遠,利潤越低。

 

4.垂直整合: 整合上游( 原料) 或是整合下游 ( 通路)

 

統一集團, 投資 7-11,就可以掌握了食品出海口。 (向前整合)

若是捷安特集團,整合 “ 變速器 ” 廠商或是“ 輪胎廠商 ” 。(向後整合)

 

5.台灣廠商擅長後台(向後整合),外國廠商擅長前台(向前整合)。

 

例子: Nike vs 寶成

 

6.外國廠商擅長前台的本領是什麼?  外國廠商投資很多資源做行銷,創作趨勢。

 

如何創造” 爆品 ” ,越多大家喜歡的明星穿,越多機會看到這些商品,你會想購買的機會就會變多

 

為什麼外國廠商不自己製造 ?  因為交易成本 !  只要交易成本低,比自己製造成本低,那麼,就交由別人打造比較划算。

 

例子: 自製豆漿 vs   商店10元豆漿,很多人會說,自己做豆漿,麻煩死了,買比較便宜。

例子: 自製咖啡 vs   商店200元沖咖啡,很多人會說,自己磨咖啡豆,好喝,又便宜多了

 

自製 或是 採購,就看那個比較划算


 

7. 外國廠商怎麼敢相信別的廠商製作: 靠的就是規格制定和合約!

 

例子:Apple 供應商,鴻海或是廣達,做出來的 iphone ,一定都是符合規格,符合合約上面簽定的。 所以,如何制定規格,如何訂定合約,就是一個knowhow。

 

簡單的作法就是,可以從鴻海或是廣達邀請專家來幫助 Apple 把關! 也可以邀請第三方來協助把關,像是各種測試協會。

 

Evaluation 和 制定規格,一定是最有經驗的人想出來的。

 

例子: 3G 通訊規格,有參與制定的公司,研發和設計一定最快! 因為可以推該公司已經擁有的技術! 


 

 

Source : 網址






 

#  不同位置,不同策略層級

 

假設一個 IC 設計公司,有3個產品線。

組織有1個總經理,3個處長,9個經理。

每個產品線都需要有 IC設計硬體經理,IC驗證經理, 產品PM 。

 

那麼,總經理和副總,就要思考,產品線的問題,要不要多1個產品線,要不要賣到什麼市場,要不要和上下遊策略合作,要不要購買上下遊產業。

 

處長就要思考,怎麼在這個產品線勝出,怎麼和其他競爭者在這個產品線競爭,怎麼佈局研發,怎麼得到這個產品線的客戶(前台)資訊,有沒有辦法讓這個產品線整個 market share 變大,怎麼和其他公司又競爭又合作,把整個產品線的business做大。

 

以5G為例子,如果高通5G開發出來,聯發科還沒有,那麼,若是只有一個供應商,5G的滲透性不會高,但是,最前期只有高通5G的話,毛利就可以很高,等到聯發科出來之後,因為已經賺到錢,就有成本來打價格戰。

 

經理 = 功能性:

IC設計硬體經理 ,只需要思考怎麼做出好的IC

IC驗證硬體經理 ,只需要思考怎麼有效率的把IC驗好


 

# 上課內容筆記:

 

# CEO 很大一個目標是傳承, 為了組織培養出接班人

 

# 單一個案 -- 轉化成管理通則 !!

 

EX 

考試高手:準備不同科目考試,轉化成通則 

== 越成功的人,越善長歸納通則

 

But,越成功,也越容易失敗,dominant logic 越強

== 要定期地轉化 dominant logic

 

Q 如何簡單估算,因為多角化得到的 premier 

= 研究發現 99% 的上司公司,只有得到 diversity discount

 

多角化加值 diversity premier

多角化減值: diversity discount

= 這就是多角化的黑暗面

= 只有極度少數的公司可以出現premier 

 

Q why 多數公司失敗   不是就是追求範疇經濟

原理是: focus 

但是,為什麼多數管理階層喜歡多角化? 也許是好業績,管理層可以要求更高的薪水,同時,越大的版圖,越高的薪水

 

# 將將之道  vs 將兵之道

百夫長 / 萬夫長  

韓信說他可以帶領百萬的士兵,level不同  

劉邦說,那我呢?聰明的韓信, 你不需要帶兵,你是將將的等級

 

# 李登輝的二月政爭 = 將將之術的極致

黨:李煥  宋美林密電,臨時中常會,秘書長,由中常會推舉副總統)

政:俞國華

軍:郝柏村

  

#  堅持對的投資

高清原 統一超商,連虧7年,結果 7-11,第8年賺錢了,完全和

味全,虧3年,就收掉超市 (黃家,當時還沒有頂新入主)

 

#  小米,雷軍:小米是互聯網公司 ! 一直強調不是硬體公司

 

好故事,才能說服投資人!目前市值已經比 sony 的 2倍!!

 

雷軍表示,當年在選擇創辦小米時,從來沒有硬體創業的經驗,因此要搞定硬體工程師其實非常困難,而雷軍當初的做法就是excel表列了很長的名單,一個個找合夥人。

  

當初為找到一個硬體工程師,雷軍打了90多個電話,而為了說服一個硬體工程師加盟小米,雷軍與他連續談了10個小時,“他始終不相信小米能盈利,我就問他,‘你覺得你錢多還是我錢多?’他說當然是您錢多,我就對他說‘那就說明我比你會掙錢,不如我們倆分工,你就負責產品,我來負責掙錢。’而最後他選擇了加入小米,正是因為我說的這句話。”

  

“如果你沒有我那麼多名單可以聊,你可以先問問自己,你最希望自己的合夥人是哪個公司的人,然後就去那個公司樓下咖啡廳等著,看到人就拉進來聊,總能找到你想要的人。”雷軍表示。

   

# why 林之晨

據說:台哥大很多app 都推動不了! 一直失敗!

 

以下是林之晨的自我願景:

 

第一、 結合台哥大與AppWorks;以AppWorks生態幫助台哥大轉型成科技企業,以台哥大平台加速AppWorks新創成長,為台灣成熟企業與新創合作樹立典範。

第二、 AppWorks帶路,讓「台哥大+AppWorks」走出台灣,成為一個東南亞科技集團,為台灣企業區域化豎立標竿。

第三、 以市值1000億美金的科技集團為目標,創造第一個由台灣出發、真正達到國際級的非代工企業。

第四、 所有因為台哥大+AppWorks未來的價值成長,公司依規定希望給予他的個人獎勵,要能全數由集團捐為公益使用,專注在推動台灣的教育改革與電影工業上。

林之晨透露,當時他跟蔡明忠說「如果以這四個目標為前提,那就值得我花 10 15 年的生命去推動」

 

穩贏穩輸的情況,就不敢風險

若是想部屬敢追求風險,就讓部屬是處在非穩贏情況

 

 

# 13個離職跡象

1.  他們的工作生產力比平時低。

2.  他們表現的團隊精神比平時低。

3.  他們比平時更常只做最少量的工作。

4.  他們比平時更不想取悅自己的經理。

5.  他們比平時更不願意參與長期計畫。

6.  他們的態度變差。

7.  他們比平時更不肯努力,工作更不積極。

8.  他們比平時更不專注於和工作有關的事項。

9.  他們比平時更常表達對目前工作的不滿。

10. 他們比平時更常表達對上司的不滿。

11. 他們比平時更常提早下班。

12. 他們對組織的使命失去熱情。

13. 他們比平時更不想跟顧客合作。

 

我們從這項研究的第二個階段中得到的最有趣心得,是那些在篩選過程中被排除的行為。請注意,13項關鍵行為並不包括「穿著更華麗的服裝上班」、「在印表機上留下履歷」、「比平時更常因為去看醫生而缺勤」。這些行為和其他許多類似的行為,向來都被經理人誤以為是員工即將離職的關鍵跡象,不過經理人其實很少看到即將離職員工展現這些行為,這些行為也與真正的離職前行為沒有統計上的相關性。這些行為可能可以預測員工會離職,但並不像13種核心離職前行為,可以那麼一致有效地預測不同職業、行業和地理區的離職可能性。

 

 

# 三星外派工程師有 6個月 free time ,融入當地

三星工程師: 6個月融入當地,去上上課,與

台灣外派人員:隔天直接上工

國際化有一個難度就是不懂文化,不懂前台很難賣商品

 

 

L512/20

 

# 西方靠contract  /  東方靠關係

老婆 vs 小三:

老婆靠contract

小三靠提高現貨價值 (未來沒有保證)

 

# 高度客製化,要求簽一個長期合約  = 如何降低風險

--  或是看起來很客製化,其實很模組化 

 

# 菲比問題:

菲比估計法: 西方人發展出來的智慧,一步一步的推估

 

Q:台灣有多少把雨傘

第一步:提出假設

 

# 日本人好習慣

找錢,先給零錢,對方拿完,日本人才拿走

日本人愛看漫畫,看漫畫學題材 (看漫畫學統計),日本閱讀風氣剩下

 

# RCA 汞米:

挖一口井,埋廢棄物

利用當時環保法規比較不嚴謹

 

環境 策略,結構   SCP 理論!

還是一句話! 為什麼選擇這個策略和結構,在這個環境。

 

#  costco 經營團隊的人,真的國際化,有外國人嗎? 

95%   Costco經營團隊 老,白,男 年紀有點大的,

 

# 台大校園需要支持,才更容易創新

組織mission 新知識發現組織

-- 當代新知識可能性,來自跨領域的融合

-- 管理 + 人文 / 生物 + 化學 

新知識的可能性:  跨領域

=》 空間配置非常重要!

 

# 策略和組織要適配,創意就是最重要資源。

 

# 人類是少數有背痛腰酸的問題

--- 人類是可以跑最遠的

 

#   philips

台灣總經理  --》  全球副總 (實際上是拔掉全力)

當時,台灣實權是在台灣總經理,也就是諸侯,決策自主性

戰功:philips 台灣家電打下一片天,後來台灣市場做大之後,後來總部想要極權,

 

外商敢放,也敢收, 一年之後,副董事長,就申請退休了

  

# 組織迷思

1 官大學問大

2 sony syndrome,有硬體有內容,why 輸apple,sony 有自己的唱片公司,電影 : 創新能力

3 Kodak syndrome,反應速度慢,即使數位影像已經趨勢確定

 

Fuji : 存活下來,leader 度過的是

谷森從容,花最多時間 : 聽 Middle manager 的溝通, 這在日本公司,格外難得。谷森從容,中午走進去吃飯間。

 

 

策略管理 Part 1

https://sunnyfge.pixnet.net/blog/post/353281424-%E5%8F%B0%E5%A4%A7-pmba---%E7%AD%96%E7%95%A5%E7%AE%A1%E7%90%86-part-1

 

#推薦書籍 (如果需要,點擊下方可以購買書籍並且支持這個Blog的寫作哦! 謝謝)

 

 



#424。  2020. 1.11




 

arrow
arrow

    sunnyfg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